One Way Ticket

亲爱的幂儿,

爸爸之前的文章提到的书,杨绛先生用梦与真实的写法和意境生生打动了爸爸,爸爸有时的思维也像梦里那样,穿梭在现实与梦境之间。书本也让爸爸想起了和医生的一段谈话。那时奶奶时常要去医院复诊,用了Gamma Knife, 后来也通过这位好医生和护士,爸爸叫她们Sister, 因为他们帮了我们家大忙。爸爸记得那位医生和爸爸说,要去找医生的话,要找我们自己医生去看的医生,医生也是人嘛,有好与比较商业化的。后来偶然又遇到了医生,一起在一间餐厅吃饭,爸爸比较唠叨,喜欢和好人说活,跑去讲话了。

谈了医生这么多年的从医,里面一些趣事,爸爸记得很不客气的问,你们医生也会生病,你们喜欢住院吗,如何应对立场变化呢。和蔼的医生笑笑的说,其实不喜欢,他认为住院有点像做监牢,每一个人必须穿制服,有编号,必须等到做完“牢“才能回家。最特别的是,医生说,病床号就像每一个生命来到医院时的码头,通过了那片墙,生命降临到世界,当人要回去原本的地方时,那个床号也像一个码头号,隔了墙,有船来接送。可能医生年龄也大了,才会偶然这样讲,年纪轻时,血气方刚,没那些时间看这些东西呢。

爸爸听了开心,学到一些新东西啦,爸爸又问,如果有些人来看你们的时,如果有点蛮严重的情况,你们如何”轻轻“的回答他们呢? 老医生说 ”我们通常会说,以你的年龄,已经算不错了“ 爸爸听了也笑了。

爸爸又问,你学医多年,又是名医,有你想改进的地方吗,医生想了想,说了大部分病人都不敢和医生”较劲“,很多时候,特别是比较新的医生,会有一种错误的印象,认为自己的communication skill很好,和蛮了解病人的心里素质。其实忙碌的时间,应该也保留多一点时间聆听和安慰病人的情绪。

原来每一个人的船票都是 One way ticket, 如果在医院完成,可能是two way ticket呢。

最近流感和covid变种又多了,大家多注意身体健康。